曾經 我以為我是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
不過那只是曾經。
從小學一年級第一次月考糊裡糊塗拿到第一名後,
我的人生好像就被定調了。
小學、國中、高中,我的專長就是讀書考試。
只要我考高分,我就能獲得旁人的肯定,一切似乎都是那麼單純容易。
我很習慣活在別人的肯定中,應該說...沒有了別人的肯定我不能活。
我高一以前努力讀書、拼命在考試上拿高分,
只是為了在旁人欣羨的眼光中找到自己的價值、
只是為了在父母驕傲的神情中說服我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。
我高二開始為求好成績更努力讀書,
是為了要和我老公光明正大地交往、不讓父母以「課業」為由阻礙我們的感情。
到高中畢業以前,念書雖然辛苦,但整體來說它把我的人生「簡單化」了!
只要用功一點,考試分數高一點,很多事情就解決了、無須煩惱了!
但是進了大學,脫離了父母的管束,
四年來我學會了獨立思考,我也做了很多我發現我可以做得很好的事
(ex.跳舞&戲劇方面)。
我的大學生活過得很充實,獲得了很多終身難忘的珍貴經驗,
但是上完大學後,我卻對我的人生目標越來越迷惘。
因為我的大學經驗告訴我:原來「讀書考試」並非我最想做的事。
原來,人生不是用所謂的「智育」成績來評分的。
原來,我這麼喜歡跳舞、這麼喜歡戲劇....
那我以前....到底在做什麼?
到現在大學畢業一年多,曾在一家補習班待了八個月後離職,
並不是我工作能力不足或和學生相處不愉快。
相反地,我在那裡和學生關係很好,我對班級的經營也頗受肯定。
但我在那裡工作地很痛苦....
我每天教授的,不外乎考高分的技巧;
我每天做的,就是想盡辦法拉高所有學生的成績滿足家長的需求。
但是「考高分」真的對每個學生都很重要嗎?「高分」就這麼有意義嗎?
我以前成績也很好,現在又如何呢?
那些學生真的很可憐,已經在學校從早上上課到下午,
晚上還要來補習班聽不同人講同樣的東西、做大量的練習。
幾乎沒有其它時間去發掘 or 培養其他的興趣或專長。
我有時看著他們都會想:
會不會他們有一天長大了...
也會跟我一樣很困惑、很懊悔曾經花這麼多時間在
對人生其實意義不大的繁瑣科目上。
但我沒有辦法...身為一個補習班老師,
我的工作內容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在校成績。
所以當我越努力,我心裡就越痛苦,
不管看到學生們的課業表現是好是壞我都很掙扎。
再加上我花太多的心力在學生身上,
讓我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,更加深了我對這個工作的厭惡感。
到最後我上班上地很痛苦,我身心俱疲卻找不到工作意義何在...
我腦袋一片混亂,我當時只想趕快離開這個工作,
但我必須找個理由說服我媽和我自己...
所以我又想走回我最習慣走的那條路,就是繼續讀書升學。
在慌亂的心情下做的決定...即使當時自己覺得是對的,
過了三四個月的沉澱後...又開始對自己當時的衝動不以為然。
尤其在離職後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,
也因緣際會地發現對彩妝有濃厚興趣,開始寫自己的blog...
有很多不在計畫內的事又都跑出來了。
難怪有句話說:「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」,我深深認同。
明年三月多就要考試...我現在的進度是嚴重落後..= ="
雖然壓力逼得我攤開書本開始啃,
但我已經不是國高中時期那個認為「讀書為成功之本」的單純孩子了。
我心裡很清楚我有更想追求的目標、更想走的路,
只是這條路我太不熟悉,
我很害怕我到時候還是會跌跌撞撞一事無成,同時還得背負家人的不諒解,
所以我勉強選擇走上一條我習慣走、卻不想走的路.....
真是個笨蛋啊...= ="
我要什麼時候才能有勇氣追求自己的目標?
我要什麼時候才能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過活?
我要什麼時候才能不用在別人的肯定中找尋自己的價值?
人生真的好難...似乎有無數個選擇題,題題配分皆重....